汇师小学语文学科基地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汇师小学语文学科基地工作计划(09第二学期) 指导思想:
一、结合研究课题,认真学习理论。 1、自学教育教学相关理论 基地成立后,我利用培训时间布置每位学员认真学习关于读写结合的文章,学习语文教学的刊物,我们也通过活动交流了学习体会,对读写结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进行探索、实践。 2、认真听取专家讲课、讲座 除了自学外,本学期我们还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们借助市“双名工程”专家团队的力量,对基地学员进行培训,是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上有提高。如:利用市青教评比的机会,基地老师听了很多优质课。又如:我们听了江苏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及其讲座,听了不同风格的台湾老师的课等等,这些上课教师的课后讲座使我们从中了解了全国各地的语文研究情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二、立足教材,进行文本细读。 1、聆听专家对文本细读的讲解 为了更好地开展基地课题研究活动,本学期我们结合区教研活动要求,对教材文本进行了细读,我们首先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关于文本细读的讲座,王老师从“直面文本,体验原初的诗意”、“沉入词语,品味精微的诗意”、“互文参照,彰显深层的诗意”、“擦亮语言,揣摩形式的诗意”和“还原比较,感悟潜在的诗意”这五个方面阐释了他主张的“诗意语文”的内涵以及诗意地解读文本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风格的多样性,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活动后,每位教师就活动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写了体会,大家感到与名家面对面的机会很难得,这样的活动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2、结合教材撰写文本细读文章 我们还利用小组活动的时间,互相学习了关于文本细读的论文、经验介绍等,大家感受到了别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都觉得很有启发。在学习基础上,我们撰写了文本细读的文章,进一步把学到的只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立足课堂,进行实践研究。 我们对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单元读写整合的实践研究》认真进行了研究,本学期我们探索撰写了两个单元的读写结合教材,并且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进行了两堂公开课的教学研究。一堂是朱蓉芬老师的市级阅读教学展示课《观潮》。本次研究课旨在探讨读写整合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功能问题,尤其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语言向生本语言的有效转化问题。该课得到的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和市教研员薛峰老师的肯定,他们认为该课的目标是指向语文的,课堂教学强化了语言的学习,做到了读悟理解相结合。小学语文名师基地导师李永元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课凸显了自己的思想,要探讨的问题在课上体现得很好,如:把学科定位放在语言本位上;课堂教学呈现了“出文”、“入文”的过程;将“教会”作为一个课堂目标等。李老师认为这样的实践是可贵的,在探讨学科定位的尝试上是非常成功的。 基地开的另一堂课是吴怡斐老师的基地作文展示课《聪明的XX》。吴老师借助课本自备了单元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课文内容与习作教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审题、立意等,使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材料难、表达难问题有了解决的途径,这堂课给了基地老师很大的启发,在作文指导方面起了引领的作用。 四、注重联系,进行经验交流。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基地也加强和其他团队的联系,进行西元共享,和其他团队合作共赢。今年11月,我们和市四中学的李之音老师联系,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我们听了高中老师的课,很有启发,我们明确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开展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根本意义,那次合作受益匪浅。12月,基地部分老师还赴普陀区参加普陀区江宁学校的李倩老师组织的一次学科团队活动,我们两个团队的研究方向大致相同,朱蓉芬老师还在活动中交流了课题研究的情况,也从他们的团队活动介绍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这样的横向联系很有必要,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找到了一条培养团队老师的好途径。 本学期基地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单元读写整合的实践研究》已经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为市级科研课题,目前也已经开题。我们基地的活动还和外区语文学科基地进行了联合活动,进一步开拓了工作思路。由于刚刚开展学科基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所以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如:计划性还不够强,学习的深度还不够等,下学期,将在学科的理论知识上加强学习,对课堂教学继续做深入的研究,并且借助更多的外力资源对本基地教师加强培训,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