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新教材《握住母亲的脚》
五年级第一学期新教材语文《屋顶上的月光》
鱼和潜水艇
再见了,亲人
小马过河
小雷种果树
我眼中的外滩
铁的罪证
威尼斯的小艇
《葛洲坝夜航记》教案设计
《登山的启示》教案设计
我与濒危动物主题活动—《白鲸得救了》和《草原上的鹰》
《壁虎》教案设计
《风姑娘送信》教案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设计

 

《李白思乡》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在课文的语言环境和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11个生字。
2. 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有按标点停顿的意识,背诵文中古诗。
3. 认识心字底,描摹"思、山"两个字,注意写字姿势。
教学过程:
一、 古诗导入,揭题
1、 师配乐吟诵古诗《静夜思》(媒体出示古诗)
2、 读好古诗
师: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都会读这首古诗,但是我们今天还是要借助拼音来读准字音。在这首诗中,有许多生字,它们有的是三拼音,有的是前鼻音,有的是整体认读音节,还有的是平舌音。你们能把这些字音读准吗?(媒体:古诗中的生字上标上音节)请大家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3、 指名读古诗,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明"为后鼻音,开火车读,
"明月光"指名读,"明月光"的意思就是"明亮的月光"。注意"的"字读得轻而短,开火车读好
"思"、"床"正音)
正音后可再次吟诵古诗。
3、介绍李白
师: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指名说
师简介李白(媒体出示李白头像及李白简介:李白是唐朝大诗人,他常常到各地游览。他写过很多很多诗,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被人们称为"诗仙"。)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对李白有了怎样的了解?
生自由交流,相关内容字体变红。随机学习词语"各地",出示词语卡片,读好"各地",明白"各地"就是各个地方。
齐读这段话,特别注意突出这些重点的内容。
4、 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吟诵的《静夜思》就是一首人人皆知的著名诗作。那么李白是怎么创作出这首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3课--《李白思乡》。
出示课题
指名读,学习"思",认识心字底。指导书写"思",书空"思"字。明白"思"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
课题"李白思乡"告诉我们李白在思念什么呢?
指导读好课题。
(是呀,你看,夜深了,李白坐在窗前,望着那轮圆圆的明月,静静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谁来读好课题?)
二、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李白很喜欢到各地游览。有一次,他来到了一个小山村里。
出示词语卡片"小山村"指名读,注意正音。指导书写"山"。
2、就在小山村里,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诗作。那么在这个小山村里、李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媒体出示要求:1、读课文
                            2、想一想
3、 交流反馈
1) 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2) 随机正音:亲人
3) 再读课文,理解古诗
1、 说说,李白在小山村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媒体出示相关内容
2、 同桌对读相关内容,要求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3、 指名读,男女生对读,读好这两个句子。
4、 师生配合读诗文
5、 师:明亮的月光照在李白床前,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月圆象征着团圆,在这个月圆之夜,在李白静静思念家乡,的时候,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家乡的亲人。)
李白抬头望着明月,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他好像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借助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
生自由说
师:当时的李白真是充满了思乡之情啊。所以,他提笔写下了这首充满了思乡之情的诗。这首诗也广为后人传诵。让我们把这首诗读读好。
配乐感情朗读诗。
能背吗?轻声背诵。
师生再次齐读全文。注意读出思乡之情。

四、巩固字词、课外拓展
1、 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子:唐朝大诗人李白,喜欢到各地游览。有一天深夜,在一个小山村里,他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头,想起了家乡和亲人,就写下了《静夜思》这首诗。
指名读,齐读
2、 学习生字,巩固字形
媒体出示生字:村、亮、光、床、就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 课外拓展,古诗吟诵
师:在古代很多诗人都写下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作,老师这里还有一首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古诗,生自由读。
指名读,齐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