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再见了,亲人
小马过河
小雷种果树
我眼中的外滩
铁的罪证
威尼斯的小艇
《葛洲坝夜航记》教案设计
《登山的启示》教案设计
我与濒危动物主题活动—《白鲸得救了》和《草原上的鹰》
《壁虎》教案设计
《风姑娘送信》教案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

                                                                      54、鱼和潜水艇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潜、艇、够,胀、缩、舱、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字旁",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艇、船、舱、航";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胀"。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长句子时,能注意恰当的停顿。
3、 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潜水艇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
4、 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说话。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
1、 出示潜水艇的图。
                          qián tǐnɡ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出示:潜水艇
请你们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 请你们看着图来介绍潜水艇的样子,它又有什么本领呢?(生自由说)
3、 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把你们说的内容概括成了一句话。
出示: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
(指名读、齐读)
4、 指导书写生字"艇"。
1)艇这个字中有一个新的部首,那就是"舟字旁"。(媒体出示)现在就让我们来写写这个字。它是左右结构,左半部是什么?(生答),右半部分也是个"廷",注意先写里面的,最后写中间的建字底。自己在课桌上书空一遍。
       2)舟字旁的字我们学过有很多。快看,这艘潜水艇上有一个船舱,它是密封的,瞧,他正在水里航行呢!
        出示:潜水艇、船舱、航行(学生齐读)      这三个字都有舟字旁,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5、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潜水艇的本领真大!(生读句)
6、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4课《鱼和潜水艇》。
出示:54、鱼和潜水艇     (齐读)
(说明:课题的引入先让学生观察潜水艇的图片,有目的地练习说话。接着结合课文的句子教学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帮助学生读准音,记住形。更重要的是本课中出现了许多舟字旁的字,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分辨形近字。生字的教学渗透在了句子教学中,而不是独立地、机械地识记。)
二、 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鱼。
1、 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来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一人读第一节,一人读第三节,全班读第二节。
3、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课文的第一节写的是--(鱼),第三节写的是--(潜水艇)。那么,今天的学习就让我们从了解鱼开始,让我们看看鱼能够在水里上浮下沉靠的是什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一节,答案就在课文里。
出示:浮

         沉
4、 交流板示:

biào
鳔   (你能不能带领大家一起拼一拼?)
5、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ɡòu
出示:(鳔图)原来这个小小的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也能够帮助鱼沉下去。
1) 自己小声地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准句子中的生字。
2) 师:读第一节的1、2句,大家一齐读第3句。
6、 鱼肚子里白色的泡泡就是鳔,所以,人们也把它成为"鱼泡泡"。
7、 这个鳔是怎么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的呢?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节,然后互相说说都读明白了什么?
8、 学生自由交流。(出示课文相关内容)
   出示:  zhànɡ      suō
                胀大      缩小(指名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9、 大家说得对不对?让我们来看看动画吧!(动画演示,师配音)
10、 小结板示:是呀,鳔就是这样帮助鱼儿:当鳔里装满了气,鳔胀大时,鱼就浮上来;当鳔里的气慢慢放出来,鳔就缩小了,鱼就沉下去了。。
11、 看着板书,说说鱼为什么能浮上来,沉下去?先自己小声地说一说。
     指名配媒体说。
12、 老师也来说一说,出示课后练习一第1句。
1)这句话比较长,要读好它,得有恰当的停顿。先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呆会看看谁学得最像?
2)在句子中红色的竖线表示在这里要稍稍停顿。
3) 自己读。
4) 指名读。
5) 齐读。
   (说明:"鱼"这一部分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的提出"鱼上下浮沉靠的是什么?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课文第一节后寻找答案。教学中,把生字教学分散到各个环节,通过句子的朗读、板书的出示随机识记,切忌面面俱到和模式化的生字教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地交流,通过充分地朗读和说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学习第三节--潜水艇。
1、过渡:人们研究了鱼,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那么潜水艇中的什么和鱼鳔作用一样?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一起读读第三节。先一起读第三节,找到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互相说说。
2、小组交流朗读。注意:别人读的时候,眼睛要跟着字跑,要看清楚课文。
3、学生交流,小结板示:
         排水
                "柜子"(齐拼"柜子")
         装水
   6、其实,你们说的是课文的这一句。自己读一读,注意恰当的停顿。
出示课后练习一第2句。
   7、读得很认真,让我们一起交流,配着媒体读一读。
   8、总结板书:潜水艇里的"柜子"相当于鱼肚子里的鳔,装满水时,潜水艇就沉下去了,排水时,艇身就轻了,它就浮上来了。
   (说明:对于第三节"潜水艇"在水里上下浮沉原因的理解,由于有了先前的学习做铺垫,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朗读课文、感悟内容,通过合作学习、交流相互启发、补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而后又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9、师生配合读课文。
      小结:原来,人们从鳔的作用发明了潜水艇。
  10、像这样受到动物或植物某一个特点启发,发明创造出造福于人类的东西,这样的学科就叫"仿生学"。
1)出示:仿生学  (齐读)
2)出示书后练习的图片:看,这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听我来说一说,看谁的耳朵灵,也能学着老师的样说一说。
出示句子。(齐读)
2) 这又是什么?谁能模仿老师刚才的样也来说一说飞机是怎样发明的?
其实像这样的模仿创造有很多,课后我们可一看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上网查查,还可以问问父母。下节课再来交流。
     (说明:对于"仿生学"的了解,老师只需为学生进行简单地解释,无需花太多时间,要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说话练习,则是在学生听记以后模仿说话,练习设计有坡度。)


三、 游戏巩固。
1、 小喇叭开始广播:要做好广播员,就要准备好,在读句子时不加字、不漏字。
出示:    人们观察到鱼鳔的胀大和缩小能够帮助鱼上下浮沉,这个发现启发人们发明了既能在水中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的潜水艇。
2、 合作真快乐:你说我查。(规定时间比比哪一组同桌最快)
3、 总结:小朋友们,天上的鸟儿会飞,水中的鱼儿会游,高大的树木,带齿的草都成了人们模仿创造的对象,自然界中的生物可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说明:教学巩固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既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回顾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而这样的形式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巩固的内容将生字进行重新组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再认识;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生已比较熟练,通过比赛的形式避免枯燥。)


板书:             54、鱼和潜水艇
                             浮
                  胀大                   排水
                                    
                             启发
          鳔                                 "柜子"
                      
                  缩小                 装水
                              沉 


                                                                                                                                          执教者:焦轶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