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言
1. 出示“诸葛亮”词卡,谁来读一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姓张,有的姓王,这些姓都是单姓,而诸葛亮姓“诸葛”,由两个字组成,这叫复姓,再读一读。
2. 课前,你们阅读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文章,那么谁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3. 出示“小皮匠”,查字典理解“匠”什么意思?那么皮匠是做什么的呢?其实,无论是花匠、铁匠、石匠还是小皮匠,都是社会中普普通通的手艺人,这两个看上去地位极其悬殊,在常人眼里不能相比的人,课文却用一个“和”字把他们连接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和小皮匠》。
二. 新授
〈一〉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
2. 指名读文,思考: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三个小皮匠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3. 板书“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理解“赛过”什么意思?
过度:
三个普普通通的小皮匠怎么会赛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呢?诸葛亮所带部队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二〉
1. 自读1小节,交流部队遇到了哪些困难?
2. 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里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a. 指名读.
b.观看录象 (乌江水急浪高的画面)
c. 再读句子。
d. 读1小节。
过度:
就是在遇到这样的困难下,才发生了“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故事,那么,小皮匠 究竟是怎样塞过诸葛亮的呢?
3. 小组为单位学习2~5小节。
要求:
(1) 先读这部分内容。
(2) 组内商议完成表格
(3)填写过程中再读相关小节。
4. 汇报交流(评议、板书、读文)
5. 三位普普通通的小皮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没有想出,原因何在呢?(学生交流)
6. 的确,是生活的经验让小皮匠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才在关键时候胜过诸葛亮,此时此刻你对他们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学生讨论)
过度:
长期的生活经验让小皮匠给诸葛亮提供了过江的办法,但同时也是诸葛亮在两次尝试过江都失败的情况下采用张贴布告为小皮匠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否则,怎么回引来小皮匠为他献计献策呢?这也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齐读4小节。
三. 拓展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一直被广大人民所传颂,其实,无论你是多么聪明的人,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也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是大的。
1.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相关句子。
2. 老师出示一些相关句子,共同交流。
3. 把喜欢的句子送给好朋友。
四. 总结
教案设计者:武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