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数智赋能,AI的教育教学应用”的专题培训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闫寒冰教授主讲,引领汇师的老师们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闫教授开篇即指出,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社会就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向。她强调,教育的目标必须锚定“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教育数字化是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核心路径,其内涵正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层面跃升至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培育,人机协同将成为教学常态。
面对人工智能如何真正赋能教师的问题,闫教授分享了宝贵的实践智慧。她提出,“思考模型”和“专家知识”是获得高质量答案的法宝。比如:
闫教授还特别提醒教师在AI辅助教学中要保持主导地位,对AI的输出保持专业审慎的判断,要将其定位为教学的有力助手而非替代者。老师们在闫教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如何借助AI工具分解教学目标、设计分层作业,并通过AI生成创意绘本故事等互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积极在培训学习群内分享实践成果。这种“理论讲解—即时实操—个性化指导”的闭环学习模式,让老师们深刻体会到AI在赋能教学设计、激发创意方面的显著价值。
在指导学生使用AI方面,闫教授展示了人工智能从“唯命是从的助手”向“富于智慧的助教”角色跃升的生动案例:高中英语辩论课堂中,AI化身为“苏格拉底式辩手”,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论辩能力。闫教授特别介绍了“专属教育智能体”的创新方案,为小学阶段AI工具常态化应用提供了操作指南。
展望未来,闫教授认为AI将深刻重塑学习本身。她描绘了“自主学习+智能陪练+自由选择”的新型学习范式,具备自适性、生成性、情境化三大特点,为真正实现面向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牢靠的技术支撑。
这场兼具前瞻视野与实践深度的培训,极大地拓宽了老师们对教育数字化未来的认知边界,点燃了大家探索AI赋能小学课堂的强烈热情。未来,学校会继续探索数智时代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范式,让AI真正成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撰稿:周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