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助力教师把握智能时代教学设计创新方向,7月1日下午,两个主题鲜明、实操导向的平行工作坊通过专家理论引领、工具实操演练、案例示范解析等多元形式,为教师群体搭建了从理念更新到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
平行工作坊1开展了以“AI 赋能下的大单元快速设计”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的宫玲玲博士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引导老师们运用“腾讯元宝”和“天工”这两款AI工具,通过五个精心设计的小练习,展开现场实践。在这一系统化流程中,老师们成功产出了单元教学规划、单元要素分析以及单课时的探究性学习流程等内容。
在宫博士的悉心指导下,短短两个小时,这份人与智能体交互的教学设计历经多次迭代优化,无论是在素养导向、关注评价的教学环节,还是单元整体性考量及各要素的细致优化,都十分契合新课程的理念。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收获,并进一步阐述了各自对于AI软件在工作中的应用展望,可谓是收获满满。
平行工作坊2开展了以“AI 赋能学科实践”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上海第一课堂教育交流中心跨学科学习研究中心课程培训与研发专家沈赟老师担任主讲人。工作坊采用“讲解+实操”的模式,聚焦学科实践设计,助力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实操环节中,各小组在经过充分讨论,确定学科实践主题后,借助AI工具设计学科实践表。老师们频繁与沈赟老师互动探讨,现场氛围热烈。此次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师们搭建了学科实践设计的学习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融合学科知识与生活场景的能力,对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平行工作坊2开展了以“AI 赋能学科实践”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上海第一课堂教育交流中心跨学科学习研究中心课程培训与研发专家沈赟老师担任主讲人。工作坊采用“讲解+实操”的模式,聚焦学科实践设计,助力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撰稿:范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