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徐汇区汇师小学班主任施萍老师优秀事迹
如果她处在人群中,你可能不会去注意到她,因为她实在很普通;如果她站在学生中,你可能找不到她,因为她的个子与高年级同学差得无几;但如果在校园里她向你走来,你一定会去注意她,因为她有着一个教师特有的气质:轻盈的脚步、淡淡的微笑、真诚的眼神和大方的仪表,她就是汇师小学三年级(8)班的班主任施萍老师。
提到施萍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她的高雅,她是一个非常热爱艺术的人,周末,她会带着儿子去艺术中心观看一场场音乐歌舞;空闲时,她会捧起散文诗集欣赏一篇篇文学佳作; kTV里,她会兴致高昂的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对着月光,她会把美好的思绪留在笔的末端------,就是这样一个懂得诗情画意的人,把这份浪漫艺术成功地施展到班级管理中,形成了她二十年来独特的班级管理风格。
西方哲学家弗罗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如果不尽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去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所有爱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爱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施老师深深感到,爱孩子要讲究科学更要讲究艺术,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它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施萍老师从一踏上工作岗位,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的工作使她深深感受到引导学生得用“心”,会用“心”,她总结出对孩子要有这样几种不同之“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能 “操心”,能有“真诚之心”,对班干部要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要有“协作之心”,对家长要有“热情之心”。她用心关爱民工孩子,用十分有趣的“谁把关爱给了谁”游戏,告诉大家,爱是一种情感交流。我们常常看到施萍教师所带的班级,因为她给予了学生真诚的爱,在她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她的学生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施老师常说:小学班主任,其专业服务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均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职业规范,讲究技能技巧,不仅要重“言传”,更应行“身教”,言行一致,时时处处努力做好表率;教师的威信是其内在素质的表现结果,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中就会将这些品质内化。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施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她让讲台充满魅力,持久成为吸引学生目光和开启心智的磁场,她用她的人格在爱的艺术感召下形成创发性的人格,因为她知道,只有具备这样的人格魅力的教师才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
在班级管理上,施老师十分注重协调师生间人际关系,做学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过的“人生向导”。她恪守科学的师道精神,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引导学生通过民主管理班集体,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上,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队活动渗透在工作中,她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独立性、自立性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一天家”,“学做生活的主人”等。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班级的组织纪律、各项活动都由学生参与管理和组织,尤其注意培养班干部,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大胆工作,有问题时老师才去帮忙。施老师班级井然有序,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当主人,班级处处事事有人管,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积极上进的好风气。
在班级管理中,教书与育人并举,施老师注意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她经常组织班活动,寓教于乐,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接受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相声、诗朗诵、歌曲等形式,在学校开展的 “八荣八耻”的学习中,他们班创编了班级“八荣八耻”,又配上曲调在班级中传唱,最后这首歌又在全校中唱响。施老师组织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而且有意义: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清理公共场所垃圾;探访科学家等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分工:采访、摄影、写生等,使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培育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应。
施萍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在教学中,她讲究节奏技巧的合理运用,语言的抑扬顿挫,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美感,激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心是一个晶莹的玻璃球,稍不小心就坠地破碎,特别是“差生”。课内外施老师没有挖苦学生的话语,而是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管在哪方面有了一丁点儿的进步,她都要给予或者当着全班学生进行表扬,使能力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增强上进的信心。在教育中,施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交流时对于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骄傲自满,施老师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并用以火溶冰的方式,慢慢帮他改正过来。有些困难学生,在班集体里总是沉默寡言,不相信老师和同学,与这样的学生交流时,施教师的语气总是柔和轻快,以鼓励为主让他们抛开包袱,给以真诚、赞许的肯定。
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是施萍老师投入温馨教室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商议,开展“温馨教室建设大讨论”;她以丰富多彩的评比栏为抓手,激励学生爱校爱班爱学习;学生们建立的小小图书角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的书画作品让教室充满艺术气息;绿色植物让教室充满生机;施老师说:“温馨教室”的真正内涵,是建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体现人文关怀。所以她平时的温馨用语,以及班上的师生交流、同伴交流,都能做到态度平和,相互尊重,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她在温馨教室的创建过程中,更注重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学生们既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受这种温馨、健康的氛围熏陶,发展了自我。施老师说学风也是温馨教室的一个重要体现。于是,三(8)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也渐渐形成。班级中,“让爱住我家” 中队主题会、学生成长印记、学生京韵操表演、集体诗朗诵“我和班集体”、“我对老师说”等各个精心策划的各个活动,无疑不体现出温馨的情感,班级的孩子声情并茂的朗诵,落落大方的主持,以及举手投足间对同学的关爱、对集体荣誉的珍爱无不体现了班集体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爱诗的施萍,没能成为诗人,所幸的是她从事的工作充满了诗意。在对学生教育中,她较多地运用了生动活泼、情趣并茂的故事打动学生的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中新来一位女同学小慧,她父母离异,跟奶奶一起生活,陌生的环境加上女孩的早熟与敏感使得她孤单离群,郁郁寡欢。于是,在一次活动课上施老师先给班上同学讲《我有友情要出租》的故事,讲完故事,她因势利导,对着小慧说,班里就有很多同学渴望跟你做朋友呢!小慧被两个女生牵着手,一起下楼做游戏,这节课她玩得特别高兴!一个小小的故事,让小慧摆脱了孤独,找到了朋友。渐渐地,在大伙的关心帮助下她变开朗了,学习也勤奋了,后来还被同学推选为小队长。同学间发生矛盾,施老师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海格力斯与仇恨袋的故事》,告诉他们:当仇恨袋出现时,我们千万别忘记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主动与对方握手,多替对方想想,仇恨袋会神奇地消失。这样你的心情会豁然开朗,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你的笑容会越来越灿烂!还有《猜猜我有多爱你》、《小花猪的烦恼》等,温馨有趣的故事把学生逗得哈哈大笑,师生情感不知不觉间贴近了。而《蚂蚁抱成团》、《撕纸》的故事则让学生感受团队协作的巨大能量,懂得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渐渐地,班上的学生也学会关爱别人,宽容他人。当孩子们不懂得孝顺父母时,施萍老师给他们讲二十四孝中有积极意义的故事;当孩子们学习懈怠时,讲鲁迅、爱因斯坦如何刻苦钻研;当孩子们缺乏创新精神时,讲华罗庚袋里摸球的故事;当孩子们骄傲自得时,会给他们讲球王贝利“下一个”的故事;当孩子们做事半途而废时,讲王羲之临池练字,终成一代书圣……老师是学生们崇拜的偶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喜欢效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施老师总喜欢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如 “雪地里的呼唤” 、“又得了一颗小星星”、“一片芝麻叶”等小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有勤俭吃苦、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孩子们听得入神,会讲故事的施老师在学生眼里更具魅力,师生间的距离也更近了。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对于学生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由于学生家庭状况的不同,施老师采取了不同的联系方式和沟通方法,也注意了家长工作中的艺术。针对那些文化层次较高,乐于网上交流的家长,她采用网络交流。对于工作过于繁忙,甚至经常出差的家长,她用电话联系。对于那些父母不在身边,只有年迈老人看管的,她上门访问。在沟通时,施老师十分注意讲话的方式,交流时对家长诚心诚意,尽可能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同时也指出缺点和问题。因此,她成为了家长的朋友。每次家长会,施老师更是精心准备,她用ppt演示,引起家长的注意。平时她与家长及时交流家庭指导的好方法、召开家长教子经验交流会、开展学习型家庭征文活动等等,这些都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施老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在她的教学生涯里,一步一个脚应印,默默耕耘,她在用心思索,思索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她在潜心研究,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她在尽心打造,打造班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她也在欢心收获,收获她在四季如春的教育园地取得的硕果。曾获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07年市园丁奖,还主持了市级课题《城镇小学开展版画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这是施萍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一生追求!
徐汇区汇师小学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