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汇师小学学科德育工作室开展专题活动,聚焦“子课题实施的计划和要求”与“思政一体化建设主题内容”两大核心议题,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深度交流与专业成长的平台。
活动伊始,工作室成员沈健琪、乔楚岚、郑嘉玲、张意宁四位老师依次结合自身子课题方案,围绕研究方向定位、研究方法选择、实践推进难点等关键问题提出疑问。主持人张蔚芹校长认真倾听每位老师的困惑,逐一细致解答,并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
随后张校长为老师们带来讲座——《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系统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定义、特征、目标与实践路径。其核心在于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层层递进的思政教育体系,强调教育目标的连续性、内容的递进性、方法的多样性及评价的科学性。思政教育一体化具有系统性育人、整合资源、适应学生成长规律等多重现实意义,旨在破解“碎片化”问题,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育人体系。推进一体化的关键策略包括:课程设计一体化、师资培训一体化、数字化赋能、构建“大思政课”共同体等。最终目标是打造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育人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活动既有子课题研究的实操指导,又有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引领,有效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德育研究能力与思政育人认知。未来,汇师小学学科德育工作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子课题研究,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理念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力量。
撰稿:乔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