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介绍:
1、教师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位有五年教龄的年轻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比较有钻研精神。
2、班级情况:
二(1)班共有学生37人,学生整体情况良好,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但发散性思维略显不足。
3、教学内容简介:
《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写了作者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中欣赏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事。诗歌从整体上描绘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特征。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诗的形式上,作者采用了上下阕对应的手法,使诗歌的节奏、语感、内容按着历史的顺序排列,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姐妹篇。
4、我的设想: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要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因此创设情境,扩大容量,拓宽渠道,给予孩子更多一些的知识成为了很多老师的共识。我也积极行动,补充课外知识,扩大课堂容量,我努力地实践着新课标的要求。但反思我的日常教学,不难发现:我所设计的拓展环节往往只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加以存在,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恰巧此时的我要上一堂公开课,于是利用开课前试教的机会,对这堂课最后的拓展环节作了反复、深入的研究。
我选择的是《长城和运河》一课。在执教本课之前,我结合以往的教学,设计了一张表格(详见表格:附件)。表格分为五大板块,分别记录了我的教学设计、这样设计的原因,实践后的效果、产生的困惑以及困惑后的再反思。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结束之后,我都如实地加以记录。
二、 故事叙述:
又是一节语文课,我像往常一样,按照预先的设计认真地进行着我的教学。第一个部分完成了,第二个部分也完成了,只要再完成最后一个拓展的环节,整堂课就上完了。回想着刚才课堂上踊跃的发言,看着眼前同学们跃跃欲试的神情,我不禁有些得意,心里暗暗地想:嘿,今天的这堂课还真顺啊!于是我按照教参书上的建议,信心百倍地开始了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环节。
“同学们,除了长城和运河,古代劳动人民还有很多了不起的创造,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伟大的人工建筑?”
“兵马俑、乐山大佛、紫禁城……”
“好,那就请你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写一首诗,来夸一夸我们的祖国。”
刚才还颇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面面相虚,不知该如何下手。在教室中巡视的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古代的东西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他们不了解,所以无法进行创作呀。于是我又说道:
“你也可以说说现在的伟大建筑呀。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
原以为我的改变能让课堂重新变得活跃起来,可是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同学们依然面露难色。这可怎么办呀?我的问题总不能不了了之吧。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平时最能说会道的一个女孩身上,并叫出了她的名字。
听见我叫她的名字,她先是一怔,随后用一种茫然的眼神看着我,似乎在对我说:“刘老师,我还没有想好呢,你怎么就叫我了呢?我没有举手啊。”这时的我早已心烦意乱,根本无暇顾及她的感受。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开口了。可是刚讲了一句就讲不下去了。
“提示她,一定要让她讲完。”这是当时我心中唯一的想法。于是我不断地给予提示,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提示下,她总算疙疙瘩瘩地把这首诗编完了。
她如释重负地坐下了。没有掌声,因为她说得那么断断续续,有些同学可能都还没有听清楚;没有评价,因为这首由她嘴里说出来的小诗几乎完全是由我创编的,我实在不知道该给自己怎样的评价。就在这样的沉寂当中,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宣布下课,同学们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下课以后的我实在是郁闷到了极点,刚才的得意早以荡然无存。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依照教参提出的问题竟然没有人能够回答。
“是同学们的能力太差了?”
“不,是你的要求太高了。”周围的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
“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吗?”我扪心自问。是的,你要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创编出一首诗歌,还要想象合理,用词准确。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我的这个要求大大地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他们根本无法胜任。用这样的方法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高耗低效”。这样做,行不通。
那该怎么办呢?一时之间,我无法找到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那段时间的我苦闷极了。于是我想:既然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任务,不如干脆就舍弃这个环节,而把它作为回家作业放到课后完成。这样做,他们不但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用于创作,还能借助家长或其他的力量来帮助我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于是,第二次的实践,我舍弃了这个环节。当我和同学们共同完成对全诗的总结后,我的课堂实践就画上了一个句号。原本将在课堂内进行的拓展要求,我把它放到了课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达到我进行的拓展的目的。
果然,这样的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完成了创编诗歌的任务。三天以后,我开始收作业。班中大部分的同学都完成了作业,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乍一眼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可是,当我仔细阅读这些作品时,才发现,这些作品都是可远观而不可近看的。撇开那些没有交作业的不谈,交上来的作业要么明显是家长帮助的结果,(甚至完全就是由家长捉刀)如: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
像钢铁战士直立江边,
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标志着上海的腾飞。
是谁创造了这伟大的建筑?
是我们了不起的炎黄子孙。
要么就是对课文的纯模仿,缺乏属于自己的创作,甚至还出现了表达上和用词上的错误。如: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
像巨龙穿行在江面,
从浦东到浦西,
南浦大桥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
看着这样的作业,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就是这几份写着诗歌的作业吗?当然不是。我要的是通过这个拓展的环节,学生对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有更多的了解;我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创作,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深深的敬佩;我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表达、组织、写作能力能有一定的提高。可是透过这几张纸,我无法了解。我不否认,在那些优秀的作业中,或许会有那么一、两张是学生真实水平的体现。但更多的呢?属于他们自己的究竟有多少呢?至于那些纯模仿的作品,更是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就以上文为例,“南浦大桥是穿行在江面吗?南浦大桥足以被称为‘人间的奇迹’吗?”这样的问题学生不曾考虑,也不会考虑。如果不加以指导,放任学生自由创作,这些错误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概念,那我们就犯错误了。
由此可见,将拓展的要求完全放到课后,既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有时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加之,把原本应在课堂上进行的拓展学习放到课后,势必减少课堂本身的容量,对于学生来说,就减少了一条收获书本以外新知识的途径。所以,将拓展的要求放到课后,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总结前两次出现的问题,我发现课堂内拓展环节的安排还是需要的。但难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所以在第三次的尝试中,我适当降低了拓展的难度。课堂上,我拓展的是学生的知识面。我请学生交流他所知道的伟大建筑的名称,这些名称,有的是在旅游时亲眼见过从而了解的,有的是听别人说的,也有的是在书刊杂志上看到的。总之,这些都是他们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则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加以补充说明。我做这一步的目的是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起到拓展知识面作用。知识面扩大了,创作的范围就广了、创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这样就为后续的诗歌创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创作成为了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拓展,即创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在拓展的活动中有所得,才能真正地把拓展的工作落到实处。
当然,这样的方法也并非十全十美,也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课堂上无论是学生的交流,还是老师资料的出示,在学生的面前几乎都是一闪而过,这么多的信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能够吸收的究竟有多少?在课堂上应用这样的拓展方法会不会给人以走过场之嫌呢?
面对这些问题,我不会选择退缩,我会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三轮的实践让我悟出了一个最深刻,也是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要以学生的“学路”来调整、组织自己的“教路”,变“教案”为“学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尊重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出恰到好处的练习要求。只要做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我们就能更好的组织教学,避免拔苗助长或是流于形式情况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