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背景。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背景下,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减负”为少先队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面临新世纪的儿童,又提出了新世纪少先队教育工作发展的趋势,既开展少先队工作时更要注重儿童的主体化、和谐化,体现儿童的个性化、能力化。在弘扬少先队文化、精神的同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让当代的儿童成为信息的主人。此外,提倡合作活动、合作共事,有机的结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适应国际化的教育。这为学校开展少先队工作创设了新环境、新舞台。
开展各类班队活动是学校少先队教育工作中主要的教育途径,它将是培养和提高队员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自98年来,汇师小学大队部就提出了“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的口号。在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全校形成了70余支社会考察小队,他们的足迹遍布上海近百个教育场所。因此,学校大队部被授予全国雏鹰大队的光荣称号。同时,这些在开展这些活动中锤炼出一支素质良好的中队辅导员队伍,她们不但工作认真,而且会动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初步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探索、体验,从而感悟成长的快乐。我们觉得开展体验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当前的少先队教育工作,我们发现在开展体验型班队活动中存在了新的问题。
* 班队活动内容显得较松散、缺少整体性,而且过程流于形式。
* 小队活动的形式虽然多样,但辅导员“包办”现象较多,致使队员在活动中缺少实践,较难体现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 小队活动的活动空间广阔,分布在校内、外,辅导员队不易对活动进行管理。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开展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当前二期课程改革推行中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这一背景下,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的研究为小学开展探究性活动提供了又一个良好的实施途径,同时也提升了少先队活动的层次。另外,良好的师资和学校附近有较多的教育基地和社区资源,都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作为基层学校,在研究时我们立足学校已有的少先队活动特色——社会考察活动,采取了“试点实践——经验总结——发展推广”的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边做边想边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我们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原先的雏鹰争章假日小队活动到社会考察小队的组建,开始体验型小队活动的研究。在研究中将中队辅导员队伍作为核心力量,鼓励他们参与研究的策划和实施。
研究中,我们发现少先队体验型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突出主题性。
活动“主题”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活动主题应该来源自队员生活中关心的问题或是根据学校教育的目标。在确立主体时不能单凭辅导员的想象,因为它涉及的面广、内容也多。这就需要辅导员事先了解队员,与他们共同商议、制订出活动主题。做到活动主体鲜明、切合队员实际的。
(2) 注重整体性。
主题活动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将序列、有层次。
序列化表现在一个“主题”适用于几个年级。如“争做合格小公民”这一主题活动,可以在学校一至五年级全面展开。在使用时,不同年级的教师可以根据本年龄段的队员对活动计划进行重组、筛选或是降低活动内容的要求和操作难度。活动中就有一项任务是让队员在校内、外开展宣传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就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中、高年级的队员就要策划活动内容、组织活动过程,完成活动记录。
其次,整体性还体现了分层化,即在一个主题适合不同年龄的队员。例如,以“争章”为主题开展的体验活动。低年级小朋友争“家务章”开展的“小鬼当家”活动,中、高年级争“社会实践章”时开展的各种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桥”、“徐家汇地铁”等。
这样使小队活动内容形成系列,显得完整、有序。
(3) 强调整合性。
整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少先队体验型主体活动中的整
合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从外部讲,整合时指在选择活动素材时强调学校、家长、社会的“三结合”。从队员自身发展讲,整合体现在活动注重学生所学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及默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合理运用。
每个体验活动的开展都是对队员各项能力与素质的“大考验”,这恰恰是突出了活动的综合性。
(4)提倡体验性。
活动中时强调实践性,提倡体验,即在活动中让队员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发挥自我,将个体的感悟、体验作为重要目标揭示出来。以《争做合格小公民》主体活动中的体验活动设计为例。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行为规范训练。我们将训练周与小队主题活动相结合,设计了调查、宣传等活动,让队员通过这些活动体验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活动使队员们感到训练周变得生动、有趣味了,老师们也觉得学生在训练周中自觉性也提高了。
可见,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是队员形成认知、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行为的基础。
(5) 发挥主体性。
少先队体验型小队活动中应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性。
强调队员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并不等于“放羊式”让队员自由活动。在活动设计时就应事先根据队员不同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给孩子留下一个发现、探索的空间。针对低年级学生,就提倡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一、二年级队员开展孙桥高科技农业园区后,教师为了让队员也来体验一下“无土栽培”,设计了“种豆豆”的实验。教师只为队员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却不告诉孩子怎么用这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小朋友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虽然实验的结果不同,但是小朋友能各显神通,从不同的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任务,感到发现的乐趣。而对于中、高年级的队员,我们则注重让队员自主地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如活动前的策划工作、活动中的自我管理与协调、活动后的小结合交流,体验活动的方方面面,从而了解自我。
以上就是在进行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中值得注意的几方面。
三、 研究的内容和过程
(一)研究的内容
我们认为体验是认知—实践—感悟—内化—外显这一完整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课题研究中强调每位队员在小队活动中能亲历亲为、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尝试自我管理,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选择、确定主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主题是指一个问题或是一个专题,是活动内容的核心。与此同时,综合指在活动中让学生整合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学生个体能将默会知识活用的综合能力。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 少先队体验型小队综合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
* 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 少先队体验型小队综合主题活动的评价方法。
(二) 研究的过程
1、 在体验活动中产生主题
(1)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主题。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社会是一所大学堂,只有更多地走进社会,才能更多地了解社会。
小学生的活动领域并不大,但他们在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社会,如,学校中组织的考察活动、家长带领下的外出活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用自己的眼睛开始观察社会。
自98年来,我们汇师小学就年年坚持组织队员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我们开展了名为《我的家乡》的大型主题考察活动。全校共成立了70支考察队,对上海的古今进行了考察。各考察队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开展活动,“踏着历史的足迹”考察了豫园、大世界、多伦路文化街等场所,回校后,同学们纷纷用各种形式展示了自己在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有的队员绘制了小报,有的撰写考察报告。又在地铁、金茂、东方明珠、浦东机场等地看到了上海今天“巨大的变化”。
全校19个班级的886名队员对全市25个考察点进行了78次社会考察。在考察中队员们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上海的变化真大!”。与此同时,队员们知道做一名合格的小市民应该遵守的规章、条例。
除此之外,有些活动意在让队员从中获得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例如活动《敬老院里的一天》。队员利用双修日在徐汇区福利院里开展了一综合的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有:认老;[两、三人一组与一位老人结对子,赠送礼物。]聊天;[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劳动;[在老人们午休的时候,帮助院里打扫卫生。]娱乐;[将准备的节目与老人们一起分享。]队员在活动中学会了为老人服务,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的则是让队员通过活动感受了生活的美好,如《小小服装设计师》。活动包括两部分:队员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服装,随后组织队员们进行“时装show”。队员在活动中自己动手设计,感受生活的美好。
少先队员们通过各类的社会体验活动,了解社会。
(2)在家庭生活中产生主题。
家庭是学生活动最深入的小社会。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内容。
在家庭中开展活动是让队员们能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家庭环保小能手》的活动。此项活动包括统计家中一周废报纸和废纸的产出量、家中生活垃圾的分类实验。以及配合少先队争家务章开展的《小鬼当家》和《小小营养师》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队员们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培养了队员爱劳动、自强自立的品质。
(3)在学校生活中产生主题。
学校是队员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在学校生活中的主题不仅生动、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贴近队员们的实际。如,活动《一个鸡蛋》培养的是队员认真、仔细的品质。老师要求队员们每人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来,运用各种方法保护它。一周后,看一看谁的鸡蛋仍是完整的。《发现一个为同学服务的岗位》为队员们的争章活动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队员们各尽所能为他人服务,树立了为他人服务、先人后己的思想。
(4) 在大自然中产生主题。
大自然中的美景能陶冶情操,从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每次结合外出郊游活动让队员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各年级都结合郊游活动开展小研究。
在假期和双休日队员们到过的地方很多,活动《我是小小旅行家》就请他们将自己旅行的所见、所闻用各种方式告诉同伴。活动发起,照片、录像、旅行日记就像雪片一样汇集到各中队辅导员手中。五年级的夏然同学就将青岛旅行日记制成网页,与大家一起分享旅行中的乐趣。以上就是我校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的四大模块。少先队体验型综合活动打破了以往的对活动的形式,使少先队活动的场所从校内延伸至校外,活动内容充满了时代气息,丰富了假期和双休日生活,充分发挥了队员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 体验活动中的教与学
活动中少不了辅导员“教”,但体验活动中的“教”富有童趣,与我们常说的教学有不同的含义。与之相对的“学”也发生了变化。
(1)辅导员在活动中对队员的管理。
中队辅导员是少先队体验活动中的管理者,但要把握好在活动中的角色,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过分放任,辅导员的“教”主要体现在组织和指导工作。体验活动中组织和指导主要落实在看、问、记、演、思这些方面。
* 看。
“看”,就是让队员在活动时注意观察事物、人们的行为、某种现象等。活动中,队员的“看”有两种,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用怎样的方法“看”能更有效?我们采取以下的方法。一是辅导员采用一些手段来激发队员的注意;二是队员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如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等,从外部控制转化成自我控制。在实际活动中这样指导:
确定注意的范围。在考察中给队员一个范围,请他们进行观察。
选择有趣的注意对象。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队员感兴趣的事物,引导队员进行观察。
实例1:
啊!原来这里真的没有土......
参观孙桥农业园区前,我就向学生介绍了“无土栽培”。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让他们凭空想象“营养液”、沙粒、温室......他们听了我的介绍还是将信将疑。
终于盼到了去参观的那一天,我没料到孩子是那么想了解。当他们来到大温室时,他们就瞪大着眼睛、身体紧挨着大玻璃,用自己的小眼睛好奇地看着那些植物,还时不时变换着姿势,看得那么入神。他们情不自禁地叫到:“啊!原来这里真的没有土,只有水......”“这就是老师说的营养液......”。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找到了想知道的答案。
用问题来引导队员进行观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辅导员先提出问题,然后让队员进行观察;二是绝大部分队员如被某种事物吸引,辅导员可以在观察后提问。这两种方法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实例2:
比眼力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得那次我和“小火车”小队去地铁考察。我问道:“一列地铁有几节车厢?”队员们被我的问题给镇住了,没人能答上来,但他们的兴趣却被激发了起来。见状,我就让大家做了一个游戏:比眼力。要求学生当场数一数,一列地铁有几节车厢。
结果队员们没让我失望,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数清了列车的节数。
* 问。
这个“问”就是上述“看”中所提到的,一种由队员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的“注意策略”。它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作为小队员要做到这一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辅导员应该在活动中注意队员的状态,抓住机会,鼓励队员提问。在活动中队员向辅导员提问时,就可以指导他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访问有关工作人员等,鼓励自己解决问题。
实例3:
这根柱子有多粗?
“这些不锈钢柱是这个地铁车站的一大建筑特色......”我正在介绍徐家汇地铁车站的建筑特色。突然从小队中传出了一个声音:“老师,这根柱子有多粗?”“啊!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队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想出来的办法可真不少。有的说可以去问工作人员,有的说可以自己测量一下......
结果他们用了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感到很高兴。
* 记。
“记”是指记录,队员要在活动时边看、边听、边记,会显得较难,因为小队员注意的分配还没有“自动化”,影响他们记录的因素很多。针对这些情况,辅导员可以教队员一些记录的方法。例如,用某种符号来代替在记录中常出现的词;在记录时对每个字的笔画,不一定要写得端正,只要求自己能看懂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其宗旨就是能教会队员尽量做到记录速度快、所记内容多。另外,低年级的队员掌握的汉字数量有限,同样也使用上述的方法进行记录。
实例 4:
有趣的记录
下面是活动《种豆豆》中学生队豆子生长情况的记录。
* 演
“演”指角色扮演。角色扮演重在创设情境,辅导员为队员创立一个符合年龄层次的情境,利于队员进行体验活动。
实例5:
我是小小营养师
在主题活动《学校的午餐》中,我让学生扮演了一名营养师。让学生运用已了解的知识,以一名营养师的身份为学校的午餐提出建议。不仅如此,还希望他们在双休日为家里也配一次菜或是家里的饭菜提点建议。
小营养师们到挺称职,他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
* 思。
“思”是指帮助队员在活动中或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一方面对获得大量信息进行整理,另一方面让队员回顾自己参与过程,并使其内化成队员的经验。
实例6:
比比谁的“最”多
每次活动后都要让学生找一找“最”字。如:最感人的事、最有趣的事、最感兴趣的、最有意义的......
孩子们都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找到这些“最”字。
在上述提到的“看”、“问”、“记”多用于实践活动中,“演”多用于参与活动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活动,辅导员都应体现以队员为主体的观念,倡导队员亲生经历。
(2)队员在活动中的自我管理。
队员在活动中的学除了在辅导员指导下学外,还体现在小队中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
自我策划 — 共同准备 — 自主开展 — 反馈提高
由大队部和中队讨论出活动主题,小队成员根据主题一起商议具体活动内容、策划活动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准备的器材、是否邀请辅导员参与等事宜)、填写活动记录单。准备就绪后,队员们自发地进行活动。由于每个队员的能力和经历不同,各尽其职,难免在活动中会遇到问题,这是小队长就担当起“小辅导员”来,同时队员们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相互学习。
在这一系列环节中,使队员在活动中扬长避短、群策群力,体现了队员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发挥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由此可见,在活动中中队辅导员的作用十分重要,他的管理方法和所涉及的内容影响着活动的质量。
3、 体验活动中的评价
我们认为体验型综合主体活动中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提倡在评价中尊重与爱护每一位学生,体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因此,在评价时结合体验型活动的特点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将过程性评价作为主要的方法。
(1) 评价主体。
评价中以中队辅导员为主对活动中队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外,还让队员们也参与评价。这样避免了评价的片面性,尽力做到评价的公正、全面,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在实践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队长、辅导员总评的方法,在活动不同的阶段根据规定的内容进行打分。
(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体现多元化,主要包括队员活动中的态度、参与活动的广度。活动的广度是指队员在一个主题活动中参与了多少活动的项目。每一个主题活动总是由多个小活动组成的,针对不同的活动可以制定出不同的细则。
(3) 评价结果的表述。
辅导员根据队员不同的年龄、喜好,制定评价等级。低年级评分使用有趣的图案,如五角星、卡通图案、花等作为激励,高年级则用鼓励型的短语,如“真棒”、“了不起”、“加油”等。
其实,队员在参与评价的同时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四、学校管理的配套
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顺利进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配套的学校管理。(如下图所示)
在学校实施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中,形成了三级管理。由校长或德育教导组成的一级管理层为活动的开展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由大队部和校科研组合作构成了二级管理层。大队部是实施整个活动的核心。它的作用是统筹、规划活动内容,同时在活动实施中做好督促的作用。为了使活动的质量高、有效益,并做到在活动中发挥队员的主体性、培养队员的创新、协作能力,校科研组的深入显得十分重要。校科研组与大队部一起合作,研究实施方法、总结活动经验、开发活动场所等。同时,校科研组还帮助各中队辅导员修改活动计划,从而确保了活动的质量。第三管理层是由各中队的辅导员组成的,对辅导队员开展各项活动。
由校长、德育教导组成的一级管理层统领全局;大队部和校科研组构成的二级管理层是核心;各中队辅导员组成的三级确保了活动的开展。
学校整体管理的建立和活动中的管理构成了少先队体验型主题活动的管理,它的不仅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而且使活动规范化、完整化。
五、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一)、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让孩子
在实践中自然开发自己的优势,体现队员能力的综合。
少先队体验型综合活动是队员们发现问题和寻找自己兴趣点的自然开发过程,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所在也就是他真正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1、 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每次的活动中都涉及了多门学科,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队员们运用各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
2、 默会的知识与学科知识综合运用。
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激发了队员们的兴趣,活动中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习得的经验与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组合。
(二)、教师的收获
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是为教师本身提出了挑战。
活动落实了教育、教学新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报告、讲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体活动的实施,也为教师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途径。同时教师在活动中也体会到少先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其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再学习。体验活动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信息的更新与重组。每以项活动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教师在参与活动时做好“充分”准备已远远不够,教师除了要根据活动的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还要能根据活动主题对知识进行梳理、重组。这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在活动中教师也学会了相互合作。在活动中我们提倡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这也是教师在活动中要提倡和学习的内容。一个活动的策划、组织是几位教师合作、协调的结果。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收获
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活动内容,其中包括社会考察活动的系列活动、雏鹰争章系列活动。它为学校研究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了素材。
少先队体验型综合主题活动重在队员的实践和体验,重在队员的亲身经历,使少先队员们在实践活动中善于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勇于发挥自己。与此同时,能极大地发挥学校大队部的力量和社会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全方位、教育一体化。
研究活动大事记
1997年 学校建立第一支社会考察小队 名为“SKZ”(社会志愿者考察小队)
1997-1998年 第一轮实践研究 :社会考察活动
1998-1999年 小结后开第二轮实践
汇总各种资料
撰写小结《小学社会课教学迈向社会化的坚实一步》
1999-2000年 提出“走进社会,体验生活”的口号
全面推行社会考察小队活动
“SKZ”(社会志愿者考察小队)获市优秀小队称号
我校大队部被授予全国雏鹰大队称号
2000年7月 《小学社会课教学迈向社会化的坚实一步》
获市小学思想品德、社会学课教研论文评比 一等奖
2001年1月 《小学社会课教学迈向社会化的坚实一步》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01/1-2
2001年6月13日 召开“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现场会
2001年10月 小结汇总相关资料
撰写同名论文 参加区科研成果奖评比
2001-2002年2月 开展全校性体验活动“争当合格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