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的定义、分类、原因和矫正
定义 :
世界卫生组织对“学习障碍”的定义 : 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分类 :
( 一 ) 学习障碍类别 :
①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障碍
②阅读方面的障碍
③算术方面的障碍
④书写方面的障碍
⑤其他:先天性思维方面的障碍
( 二 ) 学习障碍学生的分类 :
暂时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没有偏常,为什么这些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现实学业水平差距甚大?这里面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其中较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参加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维、缺乏主动、兴奋的情感投人,没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就很难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有些学生因一时没有掌握某些章节的知识内容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则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如父母闹离婚、生病、早恋、与同学关系紧张等等)而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等等。针对暂时性困难学生多种起因,教师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不同类特点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相对地说,这类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较轻,工作做得及时比较容易转变,如果错失时机,会使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继续加重,而成为稳定性学习困难。
能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仅为 5 . 7 %,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如果教育者对这些学生嫌弃或一味训斥惩罚,不去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和技能障碍,不去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甚至把他们的学习困难归之为学习态度、动机,效果会适得其反。
动力型困难学生。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达 57.8 %。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教育上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对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整体型困难学生,他们的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低。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类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1 . 2 %,但学习困难程度比较严重。教育上,除了改善课堂教学,还必须摸清他们的知识起点和障碍点,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和目标,针对其知识与技能薄弱之处予以强化训练。这类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常规的教学计划,内容与他们的学习水平相差甚远。个别补救教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过渡性教学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类型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变化的。类型内部的同质和类与类之间的异质只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条件下,暂时性困难会变成稳定性困难,局部型困难会变成整体型困难,反之亦然。就整体型困难学生来说,追溯他们的学习历史也不是一下子什么都差的,而是有一个变化的起点与过程。
不同的学生,学习困难不尽相同,为了有的放矢,收到更好矫治效果。可将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分类,并通过问卷调查、家访、观察等方式详细分析困难的产生原因。
原因 :
( 一 ) 学习障碍产生的主观原因
1. 缺乏学习动机
2. 学习基础不好
3. 发育稍迟缓 ; 脑稍有损伤
4. 具有不良学习习惯,干什么都马虎 ; 学习方法存在缺陷
5. 与其他同学关系不好
6. 学习焦虑性大,觉得学习负担重,学习生活枯燥 ; 怕吃苦
7. 其他 , 如心理幼稚症 : 学生发生各种形式的学习困难(厌学,恐学,留级,逃夜,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好动贪玩,学习成绩低下等)比例高达 16.4-18.6 %,其心理原因有 12 种以上,其中 " 心理幼稚症 " 是一个较普遍,容易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理幼稚症又称 " 心理幼稚化 " ,属心理发言不良,身心发育脱节,心理特征比实际年龄幼稚,呈现心理活动和认识水平低龄化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幼稚型心理缺陷。其特点是: l 、心理行为幼稚,心理特征呈幼龄化。 2 、思想简单,幼稚,缺乏独立性。 3 、心理动力低下,无理想追求,随波逐流,贪图安逸享受,学习无兴趣。 4
.兴趣爱好低龄化,幼稚化,爱打电子游戏机和看动画片,贪玩厌学。 5 、智商不低、外表如常,发育良好,无其他异常心理表现。
心理幼稚最大危害是厌学,拒学,学习困难,不求上进和有更多不良行为,甚至发生无知型犯罪。尽管家长、老师非常焦急,催促、教育,然而因无心理动力,我行我素,毫无起色。
心理幼稚与不良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必须进行全面心理检查测定和心理教育、训练、行为方法等综合纠治,约一年左右可取得明显效果。关键在于早期正确识别、检查和纠治。
( 二 ) 学习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
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未能达到目标的学生,他们主观上大多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阅读障碍等。造成学习困难的客观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学校教育正处于变革阶段,教师们对素质教育认识深浅不一。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平时上课着眼于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强调教师的灌输,学生的接受,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忽视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角色中,不善于思考,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长此以往,学习困难生便渐渐产生了。
2 、机械使用教材
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提供的一种蓝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力,建立知识结构的一种载体。可是有些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或不善于钻研教材,缺乏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过于迷信教材和教参,机械地搬用,上课效率低,课后大量练,学生负担重,作业错误率高,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此教学自然使一部分学生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逐渐变为学习困难生。
3 、教师滥施权威。
布卢姆认为:影响学业达成度中有三个变量,一是认知前期特征在学习中起百分之五十的作用,二是情感的前提特征在学习中起百分之二十五的作用,三是教学的质量在学习中起百分之二十五作用。由此可见,情感与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业达标起着等量作用。然而有些教师往往忽视情感教育,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生不去深入调查,而是简单归咎于学生的脑子笨,瞧不起他们,有时因作业错误率高,考试不及格而故意嘲讽、训斥,无意中伤害学生的自尊性、刺痛他们的心灵,从而使师生感情形成对立。学生学习灰心丧气,闷闷不乐,随时担心被训斥,头脑处于麻木状态,无法进行良好的学习。因此教师滥用权威,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4 、个别学生因注意、记忆、思维、阅读、计算等障碍,导致学习困难。
学生的智力存在差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通过长期教育实践发现 ,
学生需要学习时间与学生学习达成度有关。由于学生智力反映快慢不同,需要学习的时间也各不一样。如果每天同样给予四十分钟的实际学习时间,智力反应快的学生,学习达成度高,智力反应慢的学生,学习达成度低。在学习困难生中,有 77.9% 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实际学习时间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
5 、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原因:如妈妈从小逼他学这学那一起提起学习就头疼 ; 家庭环境极差,父母常外出打牌,不关心孩子学习
学习障碍的矫正 :
1. 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困难的学生,经了解学习方法都有问题。如不会听课、不懂记笔记、应用题解题方法没有掌握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与他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有关系。因此,我认为,根据障碍儿童的特点制定学习方法对其学习活动尤为重要。所以,在学习方法的运用上我一个个地指导:听课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读书的方法、记忆的方法等我都人人指导到位。并追踪他们运用学习方法的情况。例,障碍学生F我根据他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特点,制定了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如听课方法:①要求听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简单的预习作业;②课堂上听课集中精神,常自己提醒自己(注:为了方便课堂上老师时刻提醒他,教室的座位安排在离老师最近的位置)③老师提示他记的重点内容要做笔记。课后主动拿笔记给老师看。复习的方法:①复习时间及时,学新课后第二天,一周后各复习一遍。②复习时分配复习而不是集中复习。③依据课本复习,其他材料消化不了,可不复习。④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懂或忘了就问(尽量少死记硬背)。
这样,老师细心为每位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并督促其运用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 鼓励法
①越有学习困难的儿童越要迫切地令他们把学习与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使他们热爱学习,我体验到,老师对学习困难儿童表现有期望,以积极的态度对他们,对其评价高,其学习热情和能力会显著提高。因此教学中,我以更和蔼、更愉快的态度对待他们,与他们谈话更多,提问更多,给予他们密切关注。通过种种传递方式,让学生明白:老师时刻在鼓励他、关心他,他之所以失败是由于没有好好努力,而一旦改造,肯定会很出色。
②适移学生的强项,赞扬他这一长处,并帮助他把这一强项达到明显的程度。他的成功感会促进他对其他建立信心,产生积极性,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3. 教育转变学习观念
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态度不好。他们不能正确领会读书的用处。要首先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可以创设多种机会:用班会、晨会或结合课堂有关知识等向他们讲读书的用处。讲现代及未来社会只有靠真学识,高技术才有大发展的道理。引导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小组,也有个别引导。如学生B与E,因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是个体户挣的钱多。受父母影响,认为读不读大学不要紧,读书只要认得些字或会计数就行,学习动力不足。如能深入浅出举例说明, 知名度较高的个体户也会因没有高知识,高技术而破产。让他们明白,将来中国经济靠的是真本领。他们的观念是会有转变的。
4. 家庭配合的教育
5. 必要时 , 可按专家的意见 : “学习差可去看医生。” 据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王磊大夫介绍,在对 130 余例 14 岁以下“差生”进行智商测定和跟综调查显示,只有 20 %学习态度不端正, 20 %存在智力障碍,剩下 60 %的孩子则是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差、方向感差等学习障碍而影响了学习。
前不久,王磊大夫接待了一名 8 岁儿童。她每次考试成绩都超不过 20 分,家长埋怨孩子不好好学习,老师认为是“弱智”。王大夫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她智商正常,只是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症:听觉、视觉注意力差,使其在课堂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动作和步骤的协调能力有缺陷,使其考试答题不规范;方向感极差,造成阅读时经常出现跳行。在对这名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训练治疗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到80 分。据介绍,有针对性的训练治疗对 90 %患学习障碍症的孩子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