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真可谓一天一个样,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尚和依赖的态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因为它刺激和满足了人的欲望。但随着获得的背后,人们也不得不正视到:为什么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糟糕,资源越来越匮乏,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越来越悬殊,尤其让人感到困惑的是人们的伦理道德大大滑坡。作为科学教师一直是与孩子们探究的是星空宇宙、山石鸟兽,我们的孩子也感到这些显性知识是他们所需要的,但那些生物隐性知识却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对培养孩子怎样做人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传授学生大千世界显性知识的同时,要时刻挖掘教材中的默会知识,其实人类从许多小植物、小动物身上折射和反思自己的行为,会从中有许多收益,这些默会的收益让我们的学生有所醒悟,这些创造性的感染和熏陶会胜过你千百句“真理”!
一、在观察中反思
江秋教育基地餐厅门前长着一种小花,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它就会发现,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小花全部盛开。可是到了晚上全部闭合,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花,怀着好奇我问了几个服务员,他们告诉我说:“江秋人都叫它“吃饭花””。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教了这里的园林管理师,他告诉我这就是“太阳花”,每天有太阳的时候,它定会开放。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好奇的问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我们猜测这种花与向日葵、菊花差不多与植物细胞分裂及植物细胞的趋光性有关。植物的隐性知识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再深入挖掘有关太阳花隐性知识,不仅让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样,还要让学生深刻体会与反思,从太阳花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太阳花对你有什么启迪?……深挖它的思想内涵,这并不是无事生非,而是指导学生做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好时机。
二、在类比中求同
在当今时代,受经济的影响人类道德、精神领域不断滑坡,变得自私自立,其实植物身上有许多优点,人类真的应该学习植物身上的许多长处。如植物生长特别讲秩序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是十分有规律的,无论是樟树、银杏还是我们常见的法国梧桐,叶茂枝繁,你看表面交错纷杂,但每一片叶子都能均匀的得到阳光,叶与叶之间彼此互不遮挡,井然有序。谁也不把阳光霸占。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乘地铁互相拥挤,不遵守社会公德。通过类比定会让学生有所教益。
三、在对比中批判
联系实际从植物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在对比中来感受不同。如:对比牡丹花、兰花、桂花,学生如果从图片或画报中来欣赏和判断一定很多人喜欢牡丹花,因为它是花中王,如果在实际养殖和探究中学生会发现:牡丹花并不香,可以说它有些异味,相反桂花、兰花虽小,颜色单一也不漂亮,但它却芳香四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也很能说明问题,学生会在类比中会找到真正的美。
四、在换位中体悟
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生长速度很接近的,通过显性的实验让学生测量小草的长度,再把自己的指甲涂上指甲油,一周后测量指甲的长度,新长出来的指甲长度和小草的长度几乎接近,学生会深切的感受到小草的生命力所在,也会倍加珍惜它,让学生与植物对话、和它们交朋友,去珍爱他们与其和平相处,这种物我统一的人文素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五、在经历中显现
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饲养活动中人文情感得到显性化,如:学习《蝌蚪》一课时,鼓励学生参加饲养活动,学生会精心的照料小蝌蚪,并与其结下深厚的友情,反映出仁爱之心。当把小青蛙放回到大自然时,孩子们会一一不舍,这些默会的情感只能用“满含热泪”来表达。通过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孩子们一生都会关爱小动物。
科学课的教学中从植物的属性入手,提取它所蕴含的默会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显性化并不是一朝一夕是工作。张民选教授报告中曾经说过,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动机这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今后我在实践中要时刻抓住教学内容中默会的知识来升华并举一反三,教育和感染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