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天,我去外公、外婆家玩。 我的外公是个“超级数学迷”,只要和数学有关的书,他几乎一本都不会错过。这不,我前脚刚进门,就被外公一把拦住,他神秘地塞给我一张纸条。纸条上有一道数学题,外公告诉我这是一道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数学书《孙子算理》里的题目,叫“鸡兔同笼”:“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回家后,我就开始解这道“鸡兔同笼”题。我先在一张草稿纸上傻傻地画了三十五个头,又开始画脚;然后我每画两只脚就划掉一个鸡头,每画四只脚就划掉一只兔头……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这样“死画”,不仅费时没效果,而且还弄得自己晕头转向的。于是,我放下笔,拿起纸去搬“救兵”------我的老爸。没想到爸爸却没有告诉我如何去解题,而是跟我讲起了一个名叫《靠自己》的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说:“一只小蜗牛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蜗牛刚生下来就要背负着一个又硬又重的壳?’妈妈告诉它,因为蜗牛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但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硬壳的保护。蜗牛不像毛毛虫会变成蝴蝶,有天空的保护,也不像蚯蚓会钻土,有大地的保护。我们得靠自己。”听完这个故事,我若有所思回到房间里,做到书桌前,我双手托腮,大脑飞速地运转着,我明白了爸爸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深意。于是,我拿起笔又开始在纸上不停地画着小鸡和小兔的头和脚,不停地圈划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但是始终解决不了,我站起来,在屋里团团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唉!只能再次向爸爸“求救”啦!爸爸摸摸我的头,说:“一时想不出,没关系。要不我们先放松放松,玩个小鸡和小兔的游戏吧!”一听玩游戏,我就来劲了。爸爸继续说:“我当小鸡,抬起一只脚做‘金鸡独立’;你当小兔先四腿着地,当我做金鸡独立时,你就得抬起两只前腿。”说着,我和爸爸开心地玩了起来,我放松了心情,不再为解不出题而烦恼。玩着玩着,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鸡兔同笼”的灵感,于是对爸爸说:“停!待会儿再玩!”话音未落,我一蹦一蹦地跳回书桌前,在草稿纸上快速地演算起来:当“金鸡独立”时,它着地的脚数是1,等于头数;当兔子提起两条前腿时,它落地的脚数是2,等于头数加1,只要将总腿数除以2,再减去总头数,就是兔子的只数了。“Oh,yeah!大功告成!” 通过《靠自己》的故事和做“鸡兔同笼”题的亲身经历,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别人不可能帮你一辈子,只有靠自己,要以多角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做自己的小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