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领悟 |
初踏三尺讲台时,我心里一直涌动着一个朴素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我的英语课。岁月流转,我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朝着这个梦想,朝着我孜孜追求的目标默默耕耘着。如今,梦想依旧,只是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成为我努力的方向。2008年,我通过面试,成为了上海市“双名”工程小学英语施嘉平名师基地的学员,使我有机会朝着自己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两年的名师基地的培训和学习,让我拨开云雾,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也让我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语篇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基地和谐,开放的氛围犹如一个大家庭,我们在这个温馨的“家”中共同学习、畅谈经验、交流困惑、实践反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和感悟。 一、 学习中的醒悟: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两年的名师基地培训,使我有机会聆听了诸多专家的讲座。德高望重的于漪老师让我领悟到“做老师要常怀愧疚之心”,这样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才会不断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想方设法提升自己。上海市特级教师、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生动而感人的报告《在职业生涯中规划专业发展》,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思考,朱老师18年来每天坚持地积累,坚持思考,形成思考的习惯令我折服。北师大外语学院、外语教育与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的《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的报告让我明白了如何立足于学生,争做一个能把教学想的明明白白的“明师”。两年里,我共聆听大大小小的讲座近二十次。这些高质量的讲座让我拓展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了学科的前沿知识。 然而,在我们导师施嘉平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更多,导师用她对待工作认真和执着的态度引领着我们,在导师的鞭策下,我不敢懈怠,不断地努力和奋进。在基地学习过程中,我们在导师的引领下,采取了自主学习、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的学习。我选择了朱浦老师的著作《与英语新课程同行》教学系列丛书进行自主学习,这两年的学习,大大提升了我对二期课改英语新课程的认识,消除了很多原本模糊不清的想法,为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多理论的支撑和可操作性的借鉴。此外,我们还在导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英语原版教学书籍《Teaching English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每位学员都要担任主讲老师进行某一章节的讲解。这种集体学习讨论的模式让每一位学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为了能够讲解清楚,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自学—主讲—讨论”的过程中磨练了自己,更催生了理论与实践的转化。 二、 实践中的感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是没有生命力的。在两年的基地培训中,我们立足课堂教学,围绕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设计和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的听课、评课和研讨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和同伴们共同研究如何根据教材主题和教材内容来设定合理的文本再构内容;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语言水平来有序处理教学文本;如何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发展需求来构建有效地文本学习体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有声、有形、有情。 两年里,我共听课四十余节。脚步踏遍了上海的每一个区县,甚至是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在学习别人有效做法的同时,我也积极地投入到研究课的实践之中。在实践过程中,最令我难忘一节实践课是去年12月在我们学校举办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基地小学英语组专场展示活动中我执教的一节研究课。当施老师将上课的任务告诉我的时候,我欣然接受,因为我把每一次任务都看作是我不断学习、挑战自己、提升能力的机会。我围绕着本次专场活动“语篇教学”的研究主题开始了我的教学设计。我要教学的这个单元的主题为:Follow the signs,要求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能够识别不同场合中的警示标志,并知道该标志的含义,同时能够对别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劝说和阻止。在分析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对教材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研究后,我认为教材提供的语言内容主要以句型为主,对于我校的五年级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因此,我以创编文本的方式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我结合我校 “拯救地球周”的主题活动,并根据我校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了我校境外部英语5A教材中的文本,创编了本节课的教学主体文本,拓展了相关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遵循了应用性阅读教学的原则以语段、语篇的整体理解和学习带动词、句等语言结构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在语境、语量更为丰富、完整的文本学习中,巩固新知,获取信息,并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信息交换、语言交流。在看了我的教学设计后,施老师和陈一明老师也给我提供了许多修改意见。她们提出要处理好每个语段的呈现方式,避免语段呈现的重复和雷同。我根据施老师和陈老师的建议,对教案做了多次修改。在正式上课那天,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语篇的理解和学习进行语言的训练,通过制作poster来达到语言的运用,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一次实践和体验,我收获了一份感悟和成熟。 在进行课堂实践研究的同时,我也积极地投入到基地的科研活动中。在进入名师基地学习不久,我就申报了课题《基于国际文化背景,汇师小学境外部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此课题后来成为了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新课程实施的区域性推进策略改进研究”的子课题。经过了两年的研究和实践,现已结题。两年来,我积极地参与由导师主编的教师培训方案《小学教学设计》的编制,完成了其中“调节性活动”这一章节的编写工作。此外,我还参与了区本教材《小学生礼仪英语》的编写。正是这一次次的实践机会,让我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实践,使我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不断摸索,不断成长。 三、迁移中的领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名师基地的学习、实践、反思、研讨等活动使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除了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还应该很好发挥辐射引领的作用。于是,我将我在名师基地的“收获”带回到学校,带回到我们教研组内。 1、改进学习方式 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我们教研组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理论学习,如:《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区本教材《教学规范从这里开始》、《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等等。我们基本上采取个人学习和大组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本学期开始,我们对《课程标准》进行再一次的研读。这次研读我们改变了一贯的学习方式,采取了名师基地的学习方法,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个备课组认领一个章节,由备课组内推选一位教师作为主讲老师进行这一章节的讲解。这种学习模式让教研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学习和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们深入了解了英语学科的课程定位和课程理念,从宏观上把握了各个年级的知识脉络和阶段目标。 2、改革低年级的作业方式 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优美的语音语调,教师非常注重让学生进行教材录音的模仿,因此,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基本上是以口头作业为主。由于英语教师所教的班级数量和学生人数较多,对学生口头作业的检查比较困难。每节下课都会看见办公室门口,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老师检查口头作业。这种检查方式费时费力,还剥夺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有的老师就采取了收磁带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确轻松了学生,但是给教师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教师每天就在不断地倒、进磁带,有时候还在磁带里找不到学生的作业。在参加了名师基地的语音培训后,张晴老师使用的有声作业的方式使我深受启发。每次,我们学员在家里自行模仿和练习老师留给我们的作业,然后进行电脑录音,生成mp3文件,再把文件上传至指定的邮箱,张老师在听完我们的作业后还会给我们进行有声点评。这学期,我们在一年级就开展了有声作业的尝试。老师们在学前班家长会的时候,将有声作业的要求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每天,老师只需打开邮箱就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老师们给班中每个学生建立了作业档案袋,将孩子的每一次作业都保存了下来,有利于对孩子进行过程性的评价。经过几个月尝试下来,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模仿兴趣提高了很多,每一次作业都比之前的有很大的进步。教师还可以把好的作业在课堂上展示,加强学生间的学习和交流。对于教师来说也节省了不断倒、进磁带,寻找作业的时间,教师即使在家也能进行作业的检查和点评。 3、开展“语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在名师基地学习的两年中,我们围绕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设计和实践”开展了很多研讨活动。同时,在教研组内我和我的同事们也努力在语篇教学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实践。 没有一本教材是适合所有学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进行文本再构。经过名师基地的多次教学研讨活动,我们每个学员都对文本再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任何文本再构都不能脱离教材,必须对有再构价值的内容进行再构。在再构的同时尽量使用原版素材,保持英语的原汁原味。我把基地的这些教研成果搬回了教研组内。老师们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候对我们的教材文本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觉得《牛津英语》新教材非常注重语篇教学,语篇的量比之前的牛津教材增加许多,而且语篇情景真实,语言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非常感兴趣。但是可能受到教材篇幅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语篇内容,特别是低年级的配图故事,语言之间比较缺乏连贯性;五年级仍然使用老教材,有些语篇对于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了。因此,在基于教材、基于学生的基础上,我们对语篇内容进行了再构。在再构的过程中,为了使语篇的语言更加原汁原味,我们借鉴了学校境外部的英语原版教材。我们将精心再构的文本进行收集、整理和分享。 同时,我们大组每学期都围绕着“语篇教学”的主题开展听课、评课、课例研讨等活动。每一次研究课我都和老师们一起“磨课”。从文本的改编、目标的确定、语言训练的推进、情感的体验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都要细细揣摩。在评课中,我也借鉴了我们名师基地的做法:只讲问题。上课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剖析、讨论和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式促使双方教学技能、教学智慧、教学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能同步提高。教研大组的平台,让各位老师实现了分享,也收获了启迪。两年内,我共指导过5名教师参加市、区乃至全国的教学竞赛和公开课,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去年,我带领的团队还荣获了区示范教研组的光荣称号。在老师们收获成功的同时,我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两年的时间是短暂的,得到的收获却是永恒的。我不会停下我的脚步,我会坚持不懈的在小学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