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公民良好的科学素质是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它的重要性是由于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目标决定的,也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反思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一定科技教育材料,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在系统全面的科学教育下,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提高,校园的科学氛围日渐浓厚,反过来又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因此,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进行科技教育渗透,让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科学教育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为此,特制定学校学科科学教育渗透计划。 实施过程: 一、互相联系,科学教育有机渗透。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仔细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科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一些科学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还能够理解一些科学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激发灵感,争取最大效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科学灵感,鼓励学生将科学灵感转化为科学学习的动力,确保教学中科学教育的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三、深挖教材,体现科技因素。教材中科技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科学教育因素。 四、定期教研,共建基础科普教育体系。定时组织科技教师及其他学科教研组长联合教研,讨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在学科中出现的科学教育知识点、技能点,初步构建小学科普教育的启蒙基础体系。 四、发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成立兴趣小组,并将兴趣小组的活动正式化,做到科学教育常规化,使之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