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镌刻着上海文明,经过历史沉淀,成了大都市里的“活化石”。据介绍,上海目前有古树名木1451 株,其中有近千株分布在郊区各处。周边已历经无数变迁,只有老树还倔强立于原处。形成一株百年古树,需历经四五代人,一株古树负载着多少沧桑故事?
位于闵行临仓路的紫藤镇,有一株虬枝横空,悬架倒持的古紫藤,宛如一张巨大的绿色绒毡天而起。
很小的时候,最好的戏耍场所要数这棵家乡的紫藤树下了。那一片片枝枝蔓蔓,遮天蔽地的葱茏,曾替我免去了许多夏天的炎热。粗壮的主干盘曲扭动,直攀房顶,无数枝条参差纠缠。每倒五月,便是一次花期,千串万串深紫色花朵缀满了它的身躯。夏初,小伙伴们围着一个老人,听他讲:“这紫藤啊,怕是活了一千多年了!当初玉皇大帝做寿......”晚风轻动,有时竟能在一树流星般花串下昏睡过去呢!
这样的日子现在已经成为过去了。自从全家搬迁后,幼时的紫藤树,就被都市满眼的梧桐树影沫淡了。只是在梦中我常忆起它,还忆起明间历代对紫藤的传说。
紫藤园内的古紫藤,已有470 余年的历史,相传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所植。古紫藤原生长在有名的马桥紫藤镇(又称紫藤棚)老街,镇以藤名。当年,乾隆皇帝游幸江南,途经此镇,休息时将马拴于藤上,于是又称“拴马藤”。抗战期间,有几个英国人妄图移运英国,被当地居民阻止,他们只得偷偷拍了几张照片,却又冲洗不出,只得派人画下来匆匆带回国。道光年间也有诗人黄家锟曾作诗《沙冈藤花歌》颂之,可见当时古紫藤已相当吸引人。
还记得那一次我感冒发烧好几天不退。奶奶陀步来到紫藤树下,虔诚的点起了三炷香,然后从紫藤树上摘下一些带有白色绒毛的果实放进锅里煎成汤汁,一边煎一边说:“喝了这些汤,你的病马上就好了”。高烧难忍的我,看着这些白色的小花朵浮想联翩,紫藤花能炸藤萝饼、蒸藤萝糕,难道还能医治我的病吗?我期盼着奇迹的出现。可我一尝,味道真苦,但效果极佳,第二天烧就退了,奶奶不断的念叨:“观音保佑......”而幼时的我却从此对紫藤有了深深的感情。
现在我又站在了与我离别多年的紫藤树下,呼吸着故乡格外清晰的空气,空气中流溢着熟悉的花香,身边的紫藤虽已经过几番岁月无情的冲刷,但此时,他仍然一如多年以前慷慨的送给我们淡淡的香味,仍然深情地凝望着他脚下的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