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组织教工学习有哲理的小文章,附文章资料与交流体会
汇师小学2009年教工学习计划
汇师小学教工政治学习制度
学习《胡锦涛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4点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文化水平》体会
纪律专题教育:学习讨论市、区“校园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小结和部分发言稿)
中心组观看俞正声同志电视讲话体会(部分)
学习 “徐汇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讨论(记录稿)
中心组成员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体会(部分)
中心组学习资料
2009学年度汇师小学中心组学习计划
2008学年汇师小学中心组学习计划与小结
汇师小学中心组学习制度

 

教工学习“徐汇区教育局提出的“减负增效三字经及八项措施后学习体会(部分)

减负增效——学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焦轶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活动中,支部通过广泛动员,深入讨论,真诚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了归纳,其中“如何进一步推进减负增效”成为了大家聚焦的问题。自今年初教育界对社会承诺“减负增效”后,我区也提出了“八举措  三字经”的具体措施,我们感到“减负增效”工作迫在眉睫。“减负增效”到底减什么?又要增什么?学校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深入地学习、讨论,我们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减负增效”是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只是简单地减少作业量,那么“减负增效”就只是一个口号,一种形式而已。我们感到要使“减负增效”能有真正的实效就要抓在实处使出实力,就是紧紧扭住教学五个环节,不仅要做到规范化,更要做到精细化。学校的教师们也在为此不断地努力,然而我们感到“减负增效”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长期形成的教育机制、教育模式使得“减负增效”这个问题并不能轻易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对它有一种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因此,我们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进减负增效工作”,并对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一、引导教师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思考“减负增效”,在思想上提高意识。
   
对于“减负增效”,社会舆论很多,而我们教师处在风口浪尖上,所以,教师对“减负增效”的认识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开展的成败。教师身处在社会、家长、学校的多方压力下,难免会产生“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等一些消极的想法,甚至还会有一些怨言产生,我们就要找准问题,把准脉,校领导要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与疏导。对于那些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学校要引导教师正确面对现实,不要过多纠结于对外界因素的情绪上,要把目光聚焦在内在因素的改变上,如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35分钟课堂效率、提高作业质量等。当然,还要让教师知道学校并不会以“成绩论英雄”,更要让教师明确教书育人的本质在于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才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只有让我们的教师在思想上有切实的感受与转变,“减负增效”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二、指导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减负增效”,让学生获益,教师发展。
   
如何进行“减负增效”?这就需要学校科学指导教师进行实践,并采取各种方法激发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创新、实践。学校确立了 “教学有效性”为“减负增效”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教学五环节,通过检查、反馈、落实、总结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强调教学行为要抓规范、抓细节,我们更强调教师规范的、精细的教学行为要成为“汇师”的标志。许多教师都感到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是制约“减负增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将针对不同的教师,通过校本培训、骨干带教、风采展示、教学评比等形式积极搭建平台,使各类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所提高,为教师在“减负增效”的工作中树立信心,增加底气。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教师们在“减负增效”的过程中提出了对二期课改教材内容的一些困惑,我们鼓励教师以备课组形式开展“教材统整”的实践研究,请来了有关专家进行了课题的指导,并购买了其他版本的教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教师们也感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造成了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不够高。我们要求教师针对各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辅导对策。总之,对于教师在“减负增效”工作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学校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不断总结“减负增效”的经验、方法,使“减负增效”成为一项长久而有效的工作。
   
“减负增效”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并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就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一方面是对教师的一种激励和促进,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的工作积淀、借鉴。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五个环节中好的做法进行了梳理,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在其中形成了许多值得赞赏的亮点,我们让教师互相阅读、互相学习,教师们获益颇多。在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在“减负增效”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方法,并要在教师中树立榜样,使“减负增效”工作能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断取得成效。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许多问题都是教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有些问题学校将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改善,也有些问题,比如:教材内容多、课时紧;评价手段单一,主要还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家长在课后给自己的孩子所加的负担等等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进行解决。“减负增效”决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而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看“减负增效”

吴怡斐

    学校对于“减负增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校在实践过程中,体现了“一个不变”和“两个可变”,即:课程计划不变,教材内容可变、教师教学方式可变。教材的可变是指强调对教材的“整合”。例如我们三年级语文组就实施了一年的“课程统整”,教师先把教材读透读薄,然后给学生建立网状的知识体系结构,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这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学校也注重抓好教学五环节,在每日繁琐的教学中把每个环节抓彻底、抓扎实,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起了有效的作用。比如备课,绝对是一个被放大效应的基础性工作。一堂好课就是从备好课开始,备教材、课标、学生和情节。
    那么我们既然无力改变这个社会的大潮流和考核制度、教材的编写,那么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下工夫:
1、培养调节学生的心理素质。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辅导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引导减轻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等实现减负增效等方面,从理论上进一步弄清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心理成因,寻找有效对策,从而在实践中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的育人目标,包括知识的传授、情感的培养,技能的形成等主要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达成的。同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便是在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这样对学生的影响将是长远的。
2、巧妙设计作业。
   
设计分层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慢。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效率之间的矛盾很明显。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成绩的过程中,要利用分层设计这部梯子,提倡家庭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梯级性,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拉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地释放。
   
注重实践作业,培养综合素质。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因而不论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搜集资料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创新与实践,他认为,教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而体现在日常语文教育中,则需要我们从改变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入手,以创新的注重实践的作业方式,代替传统的死记硬背,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为适应时代发展,面向信息社会的真正人才。

 

2009年4月

 

 

把课堂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朱  晖

    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们清楚地知道,“减负”绝对不是简单让学生减少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增效”,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轻,那是误人子弟的教学”。能否减负增效,关键在教师是否科学施教,提高效率。
   
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是把“减负增效”作为学校教学的终极目标。我还清楚地记得,曾经连续几年,我们教代会都是围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主题开展的。就拿我所在的数学教研组来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为没有创新的低能者。我们要做的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思维过程达到完整,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我们的学生充满智慧。
   
然而毕竟课堂教学是相对独立的行为,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有规范的管理,为此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教学流程管理上尝试了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有了这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我们的教学效率提高了,作为一位普通的数学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篚浅。
   
这次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寻找制约提高课堂效率的因素,我发现在数学课堂中,作业不能完全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的现象也制约了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教师把一些原本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变成了课外作业,那就相对减少了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而且不能在课堂上及时反馈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还是在于老师的一些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总是认为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总是怕学生不理解,没听懂,总想多“搀扶”一把,在不知不觉中挤掉了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来用于讲授。其实这样的做法是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均离不开自身的独立活动,单靠教师讲授和师生共同活动,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  因此我们教师还是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多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行为,用效果来检验实践。
   
课堂独立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 
   
其次,我觉得由于现在教材在编写内容上涉猎的知识面比较广,所以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就相对多了,留给教师拓展的空间也比较大。这样的教材在某种意义上是能够让学生受益的,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体现。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必须照顾到一部分学习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学生,这样一来花在讲授新知上的时间又长了,留给学生独立作业的时间又相对少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能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吃透教材内容,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优选适合这一教学内容的教法,精选习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的共同活动获得较高的成效,同时得到及时反馈,进一步调整教与学的新信息。而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得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反馈形式,是推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利因素。
   
我们只有把课堂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2009-4-26

 

 

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科学实践“减负增效”

张  一

    自从我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有效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前一阶段,支部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组织了各方面人员参加的问卷调查,经过认真的梳理分析,认为我校“减负增效”工作需进一步努力。以往,学校对“减负增效”一贯很重视,为了“减负不减质”,学校严格执行市里的课程计划排课,积极推进教改,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校领导要求老师们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努力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但在这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有部分学生仍然感到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不够高。对这个问题,我谈些简单的体会和想法:
   
一、教材内容是否适切决定学生学业负担的轻重
   
应该说课程设置和学生负担是有直接关系的。新课程改革试行已经多年,也取得了丰富经验。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就包括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不畅,有的学科新旧课程不是替换而是叠加,个别学科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适切性有待进一步调研与论证。此外新教材的容量偏大,偏难,例如语文课文内容深、篇幅长、篇数多,对于个别学生而言,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应该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来推进“减负”。作为老师层面,我们要做的就是重视课堂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是造成负担重的重要原因。针对教材情况,认真分析、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寻找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作业设计是否到位决定学生学业负担的轻重
   
平时,我们老师布置作业应该说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作业量适度,老师们的批改也很及时,认真细致,还有复批。个别老师还能根据学生差异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普遍。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要进行减负增效,必须把学生从作业中解脱出来。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教学时,善于针对学生易错,易混和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启发性的课堂作业,培养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余地。而课后作业及练习的设计则应做到有层次,能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基础上选择,对中等生和后进生紧扣课本。对优秀生适当布置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让学有余力者“吃得饱”,也使学习乏力者“吃得了”。这样既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也能提高作业效率。
   
三、家长观念正确与否决定学生学业负担的轻重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家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减负”的重大阻力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长。自从出台一系列“减负”政策后,学校纷纷给学生“减负”,然而,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送子女上辅导班,自发购买“一课一练”,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在学校做“减负”的同时,家长却在做着“加负”。而结果“负担永恒”的就只能是我们的孩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宗旨推广到家庭。定期请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有经验的老师,心理专家进行家长培训,使家长得到更多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南,通过家校互动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实施体系,切实取得有效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总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教学思路,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沉下心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减负增效的内涵,为我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2009.4

 

 

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减负增效

张  洁

    进入汇师小学快两年了,感触很深。学校领导班子实力很强,理念很新。让我深深体会到汇师的工作是真正的体现出“以人为本,追求自信”的核心价值理念。近两年来,学校抓“减负增效”,我们在工作中也一直努力追求着,使“减负增效”不成为一句空话。虽然“减负容易增效难” 但老师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地工作着。两校合并后,我每天与汇师的老师相处在一起,发现汇师的团队意识是成功的关键。大家在一起备课,一起研究教案教法,一起出好每课的练习,一起制定作业的规范要求,无论大小事都是大家一起商量最后做出决定。由于大家的不断努力,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思路更开阔,教学方法新颖,教学重点突出;经过了精选后的作业量是适量的,注重及时地反馈,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实在体现,由于老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学生们的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就拿我所任教的分校五年级的学生们来说,从开学初的与总校的差距很大,一直到现在进步到了只有几分的距离,说明减负增效是可行的,最终可以使学生受益的。
   
如今,我对减负增效有了新的理解:
   
其实“减负”并不意味着减质量和减要求。事实上,教育部《通知》的减负对象,仅指对于学生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或过重的课业负担。如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题海战术”就是这样的负担,它不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甚至还造成了教育的“高分低能”和资源浪费。
   
其次“增效”并不一定要增作业和增时间。虽然,数量是质量的前提,但针对于一定的质量标准,其数量条件决不是无限制的或大批量的。实践证明,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全有可能使作业的数量要求减小到最低限度。
   
我觉得减负增效,最重要的是备好课和上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要重复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体系性和连贯性做到胸有定见,落实好教学目的。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实,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楚可见,教学目的明确无误,课堂教学效益就提高了,35分钟的效果增强了,对于学生来讲,就是很好的减负增效。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要多谈心、弄清每个班的团体差异和特点,然后再“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针对差异班级应有差异的教学要领,针对差异学生准备差异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减负的目的。
   
除了备学生以外,还要备教法。教法应创建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适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管怎样,都应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目的只有一个:引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减负增效。
   
总之,备好课,上好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只要我们老师坚持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相信“减负增效”一定会落实到实处的。                                             

 

2009.4.28

 

 

作业与上课

陶 艳

    我们学校对减负增效的工作十分重视,我调入汇师教一年级语文,在与大家共同的工作中深有体会。我们现在的一年级的确正朝着减负增效的方向在努力。如我们一年级组老师在组长的带领下群策群力,出了一份“天天读”,根据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朗读内容,里面有拼音的巩固,有生字、词语的认读,有句子的朗读,也有短文的阅读,形式多样,评价也多元,有时让家长评,有时孩子们自己评,有时同学间互评,有时由老师来评价。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已学的知识,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量、知识面,俗话说‘厚积薄发’,为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前一段时间的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对我们的这一做法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作业方面的减负增效有了提高,可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有疑惑:有时候由于工作比较琐碎,会影响我进课堂上课的情绪,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所以,我觉得提高上课质量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上听得认真了,听得专注了,听课效率提高了,就可以省出时间写字,不必放到课外去增加学生的负担。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就像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不尽心,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
   
老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作为教师要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乐意去学习。学生看到老师微笑的脸庞,就觉得你亲近可爱,会喜欢你,喜欢你了,也就喜欢你上的课,思想自然也会集中,愿意投入到你的教学中来。我们班有个小朋友,他对我说:“陶老师,我喜欢有老师来我们班听课。”“为什么?”我感到诧异,难道有老师在一边坐着,他们不感到不自在?只听那个小朋友笑嘻嘻地说:“因为有老师在听课,你上课时总是笑嘻嘻的,我喜欢你上课笑嘻嘻的样子。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平时不该老板着个脸,课堂上的微笑要比严肃更有魅力。
   
老师要把激情带进课堂。要想学生走进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读课文时声情并茂,那么老师得先进入到文本中,先要被文本的内容打动,为课文中的人物而欢笑,而感动,而难过……老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感染着学生的情感。课堂上老师的一个身体语言,声音的抑扬顿挫对学生来说都是情感的渲染,为他们走进文本埋下伏笔。在上《15 你姓什么》一课时,我就先介绍自己的姓——“陶”,告诉学生可以用大家都知道的人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陶来介绍,也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介绍,如陶瓷的陶,小朋友家里吃饭时用的陶瓷碗。小朋友听了很高兴,也有了介绍自己姓氏的兴趣,纷纷举手要介绍自己的姓氏。
   
总之,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要继续努力,探究更好的方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009.4.29

 

 

进一步落实“减负增效” 工作

徐 雄

    2009年3月开始的在全区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今天有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学校党支部的具体安排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类型的学习,了解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想法。前段时间,学校党支部分别召开了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会,让教师和学生们畅言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过梳理,总结出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更好的落实“减负增效”,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关于更好的落实“减负增效”,其实这学期一开学,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把这项工作放在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它体现出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学困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率还不够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新教材教学量较大偏难,课时量不够,有些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相符合,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以至感到学习负担较重。还有目前使用的新教材习题较少,除了一本薄薄的练习册就没练习了,而且和教学内容还不配套,造成学生练习量偏少,不能举一反三,教师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设计一些练习,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做好“减负增效”工作呢?我谈一些想法。
    首先教师的理念要发生根本的转变。要真正懂得减负增效的含义,把落实“减负”与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教师绝对不能有那种高负担=高质量的想法,如果通过布置超过学生承受极限的课外作业以此来提高质量。这种作法既阻塞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的发展,又损害了身心健康,束缚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一种片面的质量观。今天的学习不能满足于“勤学苦练”传统的方法,而要勤于思考,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就有了可能。观念转变后,教师自觉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从批改转移到布置,着力点放在科学地教和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上来,努力在教学效益上下功夫,这些要求都会迫使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做好“教学五环节”工作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这是教学工作中看似很平凡、很常态的五个环节,却是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在我们学校,对于教学五环节有许多好的做法,比如在备课方面,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作业练习、备板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上课方面,要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目标要明确,知识点要讲透,训练要扎实有效,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要注重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及时检测教学效果。在作业方面,学校有六个字来指导我们的工作,那就是科学、规范、认真。科学——就是作业布置要科学。我们力求每个题型、每组练习都经过深思熟虑,既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又考虑到个别困难学生的“承受能力”。规范指的是作业要求要规范。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上课时自己的板书、作业批改自己的字迹,日常教学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人格魅力等就是一本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受益终身的。认真指的是教师批改要认真。我们的老师基本都担任二个或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工作再忙再累,对于作业的批改,老师们决没有丝毫马虎。每一位教师都严格按照学校对于作业的具体批改要求执行。再比如辅导,我们一致认为它并不是简单的课后补课,它脱胎于课堂教学,但在形式与内容上又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但不是继续。辅导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差异、满足学生需要。我们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辅导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问题成堆,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最后在评价方面,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既抓好常规评价,又积极改革评价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注重过程性与激励性评价,开展评价的新方法与新手段的创新实验。所以说教学工作中这五环节是否真正落实?它的有效程度有多少?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减负增效的成效。应该说我们学校在这些方面做的很不错,文汇报还专门以5个专版进行了介绍,在这些好的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实际的问题,我想我们一线的教师还需要多动脑,多创新,进一步抓好五环节工作,使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我想说的是抓好减负增效工作,学校和教师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减负工作是否成功,最后还要看有没有那个效。其实,现实问题在于:社会对于教育成效的标准尚未形成共识,人才选拨的正规考试机制仍是旧的导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和老师们需要兢兢业业地探索,如何在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如何在增加学生自由空间的同时引导他们的思维,兼顾到学生的人格和品质、知识和能力、智力和体力。这就是一种好的导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减负不是减老师的责任,而是促使老师敢于应对更大的“增效”责任,这也促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化的水平,用不断的进步去应对“减负”的要求。社会的未来靠教育去开拓,但教育还是会受到现实社会的制约。所以,在现实和未来之间,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思维和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想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一定会使我们的老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进一步指导自己的工作,会把诸如减负增效的工作进一步深入、有效的开展下去。

2009.4.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