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我为棒冰“安”个家
“科学素养”大比拼
花的世界
养花的乐趣
养 花 日 记
小小牵牛花
种植日记
青蛙与蛇
折纸桥
巧取大头针
我的新发现
压扁的青蛙《制作》
跳动的小丑《制作》
弹珠迷路《制作》
叭哒叭哒船《制作》
有一株广玉兰
我,一棵古老的银杏树
古老的银杏树
桂花古树
老树仙的传说

 

科技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类型:综合专题研究
背景资料
一、 问题背景:
     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小学基础教育中的科技教育也上升到了较高位置,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却一步步滑落到了最低点,被人们所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发展的失衡,带来了诸多的弊端:一是科学教育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全部用于造福人类,诸如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二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越来越淡漠,不能友善的对待大自然的生灵,人类也从此受到严重的惩罚,如:SARS病毒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三是科学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无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冲突的解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在唯科学的态度和纯功利思想的指导下,基础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日渐薄弱,使培养出的学生素质降低,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大水灾就是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滥砍、滥伐,而造成的深刻教训。现如今环保教育"人人在讲","天天在喊",然而,我们生存环境仍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生态平衡日趋恶化,以至于我们培养出的具有较强科学素养的领导干部乱砍滥伐、去猎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看到喊出去的"口号"与实际行动大相径庭的不可思议的事实。这种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就是缺少人文素养的暴露。
二、 计划背景:
 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标准中明确指出"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增强探究能力和热爱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整合,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同时更能激发和坚定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的孩子影响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这样人类就会把每一滴水、每一棵小草、每一棵小树、每一个小动物,看成自己的"知己朋友",去珍爱它们与其和平相处,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实践,要胜过千百句"说教真理"。
三、知识背景
1.  科学精神的定义:
何谓科学精神?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科学是什么。我们可以把科学描述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认识系,就是求真、求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学问,它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是"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六个方面,即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协作的合作精神、自由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2. 人文精神的定义:
    何谓人文精神?人文就是求善,就是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所谓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角度有重大差别,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明显不同,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局限,其中单独一方面,不可能完成构建完整的人类科学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提出了紧迫要求。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要克服或削弱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
4. 儿童的人文性:
儿童的人文性是指:在一种单纯、美丽、玩的当中,创设一个既有童话般,又有些夸张地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氛围。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而人类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凡有生命的物体它们一定具有共性的内容,于是从植物身上寻找与人类共性的东西,便是实现植物知识的教育途径之一。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实现全方位知、情、意、行的并重教育
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它是使个体的精神道德和科学知识平衡发展的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具体实施目标
1、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挖掘内因,内化自己的行为修养,达到改良人才成长"土
    壤"的目的。
2、引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同时更能激发和坚定学生的探索欲望,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
3、 让我们的孩子都拥有"爱心"。同时用实际行动影响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这样人类就会友善对待每一滴水、每一棵小草、每一棵小树、每一个小动物,去珍爱它们与其和平相处。
4、 通过学习,让学生亲自去经历,让他们去养殖和种植,在养殖活动中让学生感悟、体会人和动物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人文精神。
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
1. 组织不同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通过文字资料或影视资料,网络动画资料,考察、研讨探究、亲身养殖、种植,使学生在整理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培养孩子们的人文情感。
2. 开展科技中队会,通过小品、小话剧、诗朗诵,绘制电脑小报、征文,广播,板报等形式互换角色,让大自然自己诉说等活动,挖掘孩子们的"爱心",调动内因。来呼吁保护大自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系列的科技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调动学生情感。
2. 通过活动体验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
3. 让学生的人文精神影响和教育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是7-12岁的学生。
四、活动准备:
    科技报刊文字材料、有关科学家的影视材料、无土栽培材料和养殖小动物、种植植物的器材、设备等,电子阅览室,制作小报的材料。各种头饰、一些需要以文艺形式演出的道具。
五、活动过程:
活动(一)  创设科学教育与人文环境阵地
1. 学生亲手建造内容丰富的信息廊。
2. 分责任区负责布置科技展览。
3. 讨论:如何美化我们的校园,使校园环境显现浓郁雅致的人文气息?
4.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科学书籍活动。
活动(二)  运用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建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和人文情怀
1.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报刊、书籍和网上收集下载等方式,查阅有关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哥白尼……等科学家的事迹。
2. 播放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的录像资料。
3. 阅读科学家的人物传记,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成就。
4. 讲科学家的故事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用科学家的事例去影响学生。
5. 增加科学家对中学生的亲和力,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家,热爱科学家的热情。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自然会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活动(三)  主动亲近小动物体会动物的情感
1. 鼓励学生饲养小动物。如:养殖小蝌蚪。
2. 坚持每天记录,蝌蚪爱吃什么?蝌蚪什么时候长出后腿?什么时候长出前腿?什么时候尾巴消失?变成小青蛙后它爱生活在什么地方?了解两栖动物的特点,生活方式……。
3. 把青蛙放生。
(学生养殖起来会格外仔细,反映出认真的态度和仁爱之心;养殖中学生要查阅许多资料。通过这些亲身经历的饲养活动,孩子们一生中都会关心和爱护每个小动物,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活动(四)  珍爱植物,体会一花一草都有情,一木一物都有义         
1. 让孩子们自己种植栽培植物,做好每一项工作。如:让他们无土栽培西红柿。
2. 观察西红柿的种子萌发,给西红柿浇水施肥,给它提供必备的生活条件。
3.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生长过程:西红柿发芽、长叶、开花、受粉、结果、 成熟等
(每个过程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几个月的养殖生活与植物结下了深厚感情,他会倍加珍爱每一株植物。)
活动(五)  与小动物、小植物对话,和它们交朋友
1. 观察小动物、小植物,与他们对话把你的喜怒哀乐向它们诉说。
2. 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体会人文情感。
3. 知道植物的生活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性,与他们交朋友,在校园内为树木、花卉挂牌,
4. 到小鸟活动的地方为他们安家,为他们筑巢和提供粮食。
5. 为你喜欢的小动物、小植物制作电脑小报,向别人介绍诉说你与它的友情。
关闭窗口